些是孟瑶在生活中遇到的趣事,也是她有感而发的感悟。

曲云阔甚至都不记得孟瑶何时有写过这般议论国策的策论。

他倒是对孟瑶说过:此事,你可以一试。

然孟瑶却是对他说:不了不了,我嘴笨,也不像你这般能言善辩。好多时候,心里想的明明是这样的,真要说出来写出来了,就又得是会被人误会的样子了。

是,那才是他记忆中的,孟瑶的样子。

还未下笔,就已露怯。

而能够写出这般策论之人,则不应是孟瑶。

那应当是一个心胸宽广,豁达有智慧,并且对待任何事都十分认真之人。也是一个他愿意结交的人。

尽管孔克与徐戎、还有郑祺,他们都说此人应当就是孟瑶,可曲云阔还是不信。

除非,他所认识的那个人已不仅能在脸上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,还能在文章中也掩饰真正的自己了。

一旁的孔克终于背完了那篇策论,而后便发出了感慨。

“今天听徐戎和郑祺这么一说,我倒是又想起来那年在隐溪谷的事了。”

孔克说:“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孟瑶骑着一匹小马,从山坡上朝我们过来时的样子了。她的身上,倒是有一股劲。那股劲让我觉得,只要是她真心想做的事,就一定能做成的。”

说着,孔克便笑了起来,说:“亏我以前还以为她应该挺柔弱的呢。”

“柔弱?”

当这个词被人用来形容孟瑶的时候,便会让曲云阔感到古怪极了。

曲云阔说:“这个词与她无关。从我认识孟瑶的那天起,孟瑶就一直都没有柔弱过。”

可是这句话才被说出口来,曲云阔就沉默了起来。

那可能是因为,这样的话会让一些记忆冷不防地在他的头脑中闪现出来。

是了,曲云阔这么说,是因为在他和孟瑶才认识的时候,孟瑶便不愿同那些想要排挤他的人站在一道。

并且,孟瑶也便是在那个时候,看起来很是高兴地在他的邻座坐了下来。

那并不是距离现在有多久远的过去。

却是已经让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都没能想得起来了。

如此一来,当曲云阔再开口时,先前已经到了嘴边的话

章节目录